一、物理观察法
外观变化 若偏铝酸钠出现白色沉淀、浑浊或结块现象,表明可能已吸湿变质(例如与CO₂反应生成碳酸盐)。
正常状态下应为白色结晶粉末或透明粘稠液体(液态产品)。
二、化学检测法
稀盐酸反应法
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,滴加足量稀盐酸: 产生气泡(CO₂):说明变质生成碳酸钠(Na₂CO₃)或其他碳酸盐。
无明显气泡:未变质或完全分解为稳定产物。
钙盐/钡盐沉淀法
加入氯化钙(CaCl₂)或氯化钡(BaCl₂)溶液: 生成白色沉淀(CaCO₃或BaCO₃):表明存在碳酸钠,已变质。
无沉淀:未变质或完全转化为其他稳定形态。
分层检测法(部分变质判断)
先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去除碳酸钠沉淀,取上层清液: 滴加酚酞试剂变红色:表明仍含未变质的碱性物质(如NaAlO₂或残留NaOH);
无色:说明完全变质。
三、pH值辅助判断
配制溶液测定pH值: 正常偏铝酸钠溶液呈强碱性(pH≈12.3),若pH明显降低,可能因吸收CO₂或水解生成Al(OH)₃导致变质。
四、储存条件追溯
检查储存环境是否符合规范: 若长期暴露于潮湿、高温或酸性物质环境中,即使未观察到明显变化,也需优先怀疑变质风险。
操作注意事项:
检测时需佩戴护目镜、耐碱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强碱性物质;
若检测结果不明确,建议送专业实验室通过氧化铝(Al₂O₃)含量测定进一步确认